年代:开局退伍回家 第14节(1 / 4)

&esp;&esp;有些单位也会建设员工楼,但基本上是极少,不够需求的。汽车修理厂就背后就有一栋员工楼,也没多少房子,但修理厂正式员工也少呀,厂里一般情况下又不招聘新员工,自然还有多的房间。

&esp;&esp;“我能先看看宿舍什么样的嘛。”

&esp;&esp;“行,不管你是住宿舍还是让街道安排,但今天你只能住招待所了。晚点给你开个介绍信,住招待所的钱,让财务直接给你,不给你记得要招待所开票据过来。”

&esp;&esp;明天就要考核,这边的意思是让罗成别来回往龙阳镇跑了,就在这边的招待所住一天,等明天考核完,直接定级,然后再批几天假,老家安置一下,这边再把住房弄好一下,就正式来上班。

&esp;&esp;对于组织部的安排,罗成也觉得很合理,就是这年头通信不方便,这家里人可能还等他今天回去说说工作的情况呢。想着打一个电话回去,镇里的镇委会就有电话,但觉得还是算了。自己这样大的人了,出门一天不回算的了什么。

&esp;&esp;既然是明天就会安排技能考核,所以修理厂这边也就不问罗成到底会一些什么了,直接安排人带罗成先去看宿舍。

&esp;&esp;宿舍是真的不远,大概也就是后世两三条街道的距离,出厂门,右拐右拐,再左拐就到了,走路最多十分钟。

&esp;&esp;宿舍楼只有两层,一楼的倒是还有几套房子,二楼的就剩一套了,楼梯跟厂办公楼一样,就最西边有楼梯,也就是左手边。然后二楼空出来的房子就是上去后转身往右一直走到底。

&esp;&esp;大部分人会选择住二楼,因为这边是南方,一到春夏交换的季节,也是五六月份左右,就属于梅雨季节,地面会回潮,住一楼那时候房间会比较潮湿。但现在楼上还能空出一间,说明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一楼的。

&esp;&esp;选择一楼的,一般就图二点,一是家里有老人要跟着一起住,上楼不方便。另外就是结构的问题了,楼上是朝南有一个厨房,然后中间是隔开的,有过道连接,过道朝北的,是两间连通的不大不小的房间。

&esp;&esp;也就是说,住二楼的,会有不少面积用于过道。楼下虽然结构也是一样,但每条过道都是独有的,别人无法经过。住一楼的,可以在过道里养鸡或者存放东西,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一楼会比较光线不足,阴暗。

&esp;&esp;罗成大致的看了一下,没多大看头,打算到时候去街道办看看有没有比这边更好的房子。

&esp;&esp;看完房子,罗成又跟着组织部的人回到了修理厂,人事部和组织部这边基本已经把他当同事来对待了。这年代工作是稀缺的,不像后世,是双方的选择,很可能用人单位看中了应聘者,但应聘者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并没答应入职。

&esp;&esp;在人事部已经登记了材料,组织部也问过话了,根本就不会问什么你愿不愿意来厂里上班这样的话。所以哪怕罗成刚来,他已经迅速的成为了厂里的职工,然后就可以购买单位的饭票,没钱没粮票什么的都可以先欠着。

&esp;&esp;第35章 一半没编制的

&esp;&esp;下午时间还早,人事部的就让罗成在厂里随便转转。

&esp;&esp;“罗成,你别看我们厂里只有几十个修理工人,但其实有正式编制的修理工一半都不到。”

&esp;&esp;“啊,这~~。”

&esp;&esp;罗成被带他转一转的人事部王波给一下说的没反应过来,这语言组织的好像有点不同。罗成还以为是说别看人数少,但其实都是有编制的呢。这就更相声段子一样,别看我们挣钱少,但我们干活辛苦呀。如果是说干活轻松,这才是正常的语句嘛。

&esp;&esp;果然不亏是干人事的,说法方式都不一样。

&esp;&esp;不过罗成也好奇,怎么正式的职工这样少,按人事部的说法,起码修理部的一半人以上都部是正式的。

&esp;&esp;在修理厂人事部的人也是无聊,像修理厂这样的单位,又不怎么招工,但各种部门又齐全,所以人事部哪怕只有两个人,也都比较清闲。好不容易来一个新来的,都主动接待。听到罗成想了解厂里的职工情况,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
&esp;&esp;其实呀,义安的汽车修理厂一开始成立的时候,总共才十来人。就这还没多少事情干。义安城不管大的小的汽车,加起来也才几十辆。就算这年头的车子性能不好,容易坏,也不够十几个人忙乎的。不少车有问题也大多是小问题。

&esp;&esp;可一个城市,没有修车的也不行,总不能车坏了,还要拉到其他城市去修吧,又或者去外地请人来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